人民網>>傳媒

行進中國·精彩故事

管理對象也是治理主體 白雲區“村中城”社會治理換新顏

孫璐

2014年12月25日10:03    來源:人民網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管理對象也是治理主體 白雲區“村中城”社會治理換新顏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創新社會治理體制”,從“社會管理”到“社會治理”,雖隻一字之差,但如何從政府單向管理轉變為政府、社會和群眾協同治理,成為了擺在各地面前的一道新課題。

  廣州市白雲區屬於城市近郊區,是一個在改革開放中迅速從農村地區轉變為城市的區域﹔白雲區是廣州市人口最多的區,部分地區流動人口反超戶籍常住人口﹔隨著大量外來人口涌入和產業集聚的“熱島效應”,白雲區不少村蛻變為“村中城”……白雲區區情在全力推進城鎮化的中國具有代表性,它積極探索新型社會治理模式的創新在全國具有先驗價值。

  “同源同治” 管理對象也是治理主體

  太和鎮大源村是白雲區有名的特大型村,全村佔地面積25平方公裡,全村戶籍人口8600多人,共有4000多棟出租屋。外來人口則達到15萬人,戶籍人口與流動人口出現“倒挂”。穿行村中,入眼全是村民自建樓。一個平面的村庄變得更為立體,容納了大量的租住人員,商業街也隨之形成。這個村庄已演變成一個“小城市”,成為一個包羅萬象,也錯綜復雜的“村中城”。

  當地村民告訴筆者,大概是在2005年到2006年期間,由於當時產業規劃調整,大量從事物流、商貿業的外來人口涌入該村,逐漸形成現在的規模。而該村也開始了高速發展,村民紛紛自建樓宇,收入逐漸變為靠物業出租。外來人口的匯聚,加速了這裡的城市化進程,但該村的管理方式依然是較為簡單的農村管理模式,生活在這裡的居民對服務的需求和該村目前的管理模式存在明顯斷層。此前大源村曾一度出現人員混雜、環境臟亂差、“兩違”現象多、社會問題層出不窮等現象。

  對此,白雲區提出創建大源創新社會服務與管理先行示范村的想法,並明確對大源村的探索要完成“五個一”目標:建立一支過硬的管理隊伍、樹立一種科學發展理念、搭建一個高效的服務管理平台、建立一套共同參與的治理機制、形成一批改革試點的成果。

  今年5月,太和鎮成立了大源村社會服務管理改革試點工作領導小組,並下設了一個常駐機構大源村社會管理綜合服務站(以下簡稱“服務站”)。服務站作為鎮政府的派出機構,負責全面統籌協調、監督大源村社會服務管理改革試點各項工作,並組織帶領下屬各支專業隊伍、服務管理網格、流動人員自組織、企事業單位等推進大源村社會服務管理改革。

  經過半年多的摸索,服務站結合實際情況調整了架構,設置了出租屋管理、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環衛管理、“六亂”整治、地緣協會、后勤保障六大辦公室,直接對口相應工作。

  目前該村已經初步構架了政府統籌協調,村社落實主體責任、企事業單位大力支持、社會組織積極協助、全體村民廣泛參與運行機制。“政府主要起負責、監督、協調的作用。”服務站站長楊明華說。

  據服務站站長楊明華介紹,該村約有3萬江西籍人員、1.3萬福建籍人員、1萬湛江吳川人員、0.5萬茂名信宜人員。基於該種情況,該村充分發揮“同源自治”優勢,落實各地源管理。目前,該村分別招聘了“信宜村”房管員、“福建村”調解員,負責地源人群的有關事宜。此外,還招聘了2至3名江西籍人員,准備上報后將其納入房管員隊伍。記者了解到,大源村還籌備江西、福建商會在本村成立分會。

  “福建村”調解員王瑞波表示,大源村裡有事項通知時會找他,由他再向同鄉們轉達。“現在我們和本地居民相處很好,大家就像是一個村的一樣。”他說。

  大源村20社社長謝振武告訴筆者,他們社裡江西人比較多。他參加了居住在社裡的企業老板們組織的足球隊,也認識常聚在一起跳廣場舞的老板娘們。如果社裡的房主與租戶鬧矛盾,或是其他事情要通知,他會去找這些人進行溝通,事情通常都會很順利地解決。

下一頁
分享到: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