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傳媒

行進中國·精彩故事

管理對象也是治理主體 白雲區“村中城”社會治理換新顏【3】

孫璐

2014年12月25日10:03    來源:人民網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管理對象也是治理主體 白雲區“村中城”社會治理換新顏

  專家肯定治理主體多元化

  對於白雲區的社會治理創新,特別是大源村這一典型案例,中山大學政治與公共事務管理學院副院長、教授岳經綸多予肯定。他表示,大源村把管理對象變成治理主體,運用行業協會協助等治理主體多元化創新很有價值。同時,他也給出了一些建議:“綜合來講,政府應承擔起責任,一方面提升公共服務,一方面加強治安、清潔,根據實有人口布置警力、人力。第二,管理層級也應該提升,不能讓村這樣一個非國家機構承擔這樣基本的公共服務,層級越高,可動用的行政資源就越多。第三,運用非政府組織,通過一些社工機構或是專業的社會服務組織來協助,把管理寓於服務之中。第四,建議外來人口輸出地與輸入地多聯系,成立一些聯合機構,更有助於當地的治理。此外,還需多管齊下,以房管人、以業管人,從技術上增加自治能力。”

  對大源村採取的一些臨時性措施,岳經綸認為,過去由於缺乏前瞻性,面對大量人口聚集的情況,都是靠基層政府去被動回應,採取一些非正式的、應對性的方式去處理。現在強調依法治國,所以必須想辦法回到法治的軌道上。他認可從具體的管理情境出發、採取一些靈活的方式的必要性,但同時他也強調,在應急的同時也應探討一些制度化的方式,這就需要更高層級的政府有政策配合、協調。他表示,要鼓勵基層去探索不同的方式,同時提供政治、財政、法律上的支持,讓探索出的方式合法化、制度化。

  大源村的情形在珠三角地區不是個例。岳經綸表示,珠三角外來人口集中,改變過去按照戶籍人口配置管理資源的思路是非常有必要的,不能採取“鴕鳥政策”,借口公共財政不夠、能力不夠就忽視這方面的服務。不只是基層政府,市政府、省政府也應重視、協調,不能把管理責任都壓在最基層的政府上,白雲區採取的社會治理探索值得各地參考借鑒。

上一頁
分享到: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