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受众对正面人物报道的传播效果持温和的批评态度
调查数据显示,有83.6%的受众认同“正面人物报道就是媒体的一种宣传手法”的看法,同时,对于正面人物报道“只讲优点不提缺点”也表示出了高度的认同,这一数据达到了77.2%(图1、图2 )。
同时,受众对于正面人物报道较多被诟病的夸大、不真实、过于完美、模式化等问题,表现出了一致的认同,但选择高度认同(即比较同意和非常同意)的受众比例未超过25%。针对众多研究中普遍提到的“正面人物报道应该与时代结合,挖掘人物的时代特色”的建议,51.6%的受众认为当前的正面人物报道在这一点上做得还是比较好的,体现了一定的时代性,在当前社会中具有代表性。显然,在对正面人物报道存在问题的看待上,更多受众采取了相对温和的批判态度。
尽管受众毫不讳言正面人物报道的宣传性和组织性,但并未因此而否定正面人物报道的价值,认为正面人物报道也具有一定新闻价值的受众占45.6%,但也有38.4%的受众认为“正面人物报道新闻价值不大”。而在回答正面人物报道对社会发展意义的问题时,持肯定看法的受众占84.4%,明显超过了持否定态度的受众(图3、图4 )。
而在对正面人物影响力的问题上,70.4%的受众表现出了较高的认同,但对这种影响的具体效力和持久性上,受众并未表现出积极的一面。比如对于正面人物是否能够改变受众人生观的问题上,持肯定态度(占43.2%)和否定态度(占41.6%)的受众比例非常接近;在正面人物报道对自己感染力持续性的问题上,超过一半(占54.4%)的受众认为这种感染力持续的时间不长。
虽然较大比例(58%)的受众对于正面人物报道在改变社会不良风气方面,表现出了较为保守和消极的态度,认为其作用有限,然而,同时又有更大比例(77.6%)的受众希望正面人物报道能够对他人产生影响,对于这种“不管对自己是否有用,都希望影响他人”的想法在受众中表现出了较高的认可度。
通过上述数据,我们可以感受到当前受众对于正面人物报道具有的矛盾心态和纠结感,一方面认为正面人物报道对社会发展确实有益,应该加强而不是摒弃,另一方面又认为其对改变社会的不良风气作用有限。这种矛盾和纠结必然成为影响正面人物报道效果形成的限制因素。
上一页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