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模式之商业模式
关键词:政府一点 社会一点 市场一点
去哪里找到第一笔资金投入,是困扰许多社区报的核心问题。我们从创办第一份社区报,到现在已经创办四份社区报,将来还要创办多份社区报,都会一直坚持一个理念,那就是:报社不投入现金,三年之内不收取任何利润,为社区报提供一个自我成长期。
我们的资金投入采取的办法是:镇或者街道政府投入一点,社会赞助一点,市场运营一点。用这三部分加起来支撑社区报的创业期。
政府的支持资金,不是随便就可以给的行政拨款。我们已经创办的四份报纸都是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与街道政府进行合作。在城市转型升级的过程中,政府需要一个强大的平台和渠道让市民与政府进行较好的沟通和协调。社区报能搭建这样的平台,政府也愿意出资支持。
社会赞助一点,是指每个社区报成立专门的理事会,吸收社会各界一起来参与和监督社区报的运营。其中一些有实力的企事业单位,可以通过赞助的方式,对社区报进行支持。而社区报则用版面和广告的方式进行回报。这一方面加强了报纸与社会的关联度,同时也解决了创办初期的一部分资金问题。
市场运营一点,其实就是商业广告。当我们创办首份社区报时,广告经营异常艰难。而当我们有了三四份社区报时,商业广告的形势就越来越好,并走上良性发展轨道。随着发行量的增加,覆盖面的扩大,社区报的商业广告前景已大有超过主报的趋势。
当然,政府对社区报的支持只是短期的,并且会逐步减少,最终社区报的盈利模式要靠完全的市场运营。对于直接入户的社区报来说,我们对于商业广告的乐观和期许是有理由的。因为家庭这个消费和信息的终端,仍然是所有广告商最看重的。在一个镇或者街道的数万个家庭中,每家都有一份免费的和自己生活有关的报纸,不仅传统报纸做不到,其它新兴媒体也做不到。这就是社区报最核心的竞争力。当一个地级城市有10份社区报、50万份发行量时,就没有什么广告商可以抗拒了。关键是我们有能够小到家庭、深到感情、与市民保持常态贴心的沟通。
(作者:李国臣,珠江时报社总编辑;戴满香,珠江时报社编委、管理中心主任兼总编办主任;赵会端,珠江时报社编委、新媒体中心主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