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歲人民日報正青春,“90后”黨報人有話說!【3】

Q:請簡單介紹一下自己吧,你是什麼時候加入人民日報的,現在的職務是?
吳君:我今年27歲,2018年加入人民日報,現在是湖北分社的記者。
Q:你進入人民日報后的第一份工作是什麼,回首當時,想對青澀的自己說點什麼?
吳君:進入人民日報后,我的第一份工作是在總編室要聞7版當編輯,最開始要連上3個月的夜班。上夜班的主要工作是看報紙大樣,每次看大樣時,我總害怕自己疏漏了一些問題,有時候甚至擔心,稿子裡面的字是五筆打的可能出現筆畫錯誤,會盯著每一個字看半天,這樣看樣就很慢。后來,慢慢熟練之后,我掌握了一些工作技巧,速度也快了起來。回想當時,我既覺得這份工作崇高,因為它記錄著中國發展的脈搏﹔同時,我也對它充滿了畏懼,生怕出現錯誤。我要感謝那段青澀的歲月,讓我一開始就有了畏懼心,養成了嚴謹的態度。
Q:你參與的報道中印象最深的一次是什麼,從中得到了怎樣的收獲和感悟?
吳君:新冠肺炎疫情期間,有一次我去社區採訪一位社區黨委書記,是位女同志。採訪結束后,她給我說每次隻能等下班,社區干部都離開后,自己一個人哭,哭完之后再回家。她說,不能在人前崩潰,因為她是支撐社區干部的頂梁柱,也不能回家哭,因為家人會擔心,這樣她也沒辦法安心工作。其實,在疫情期間,我遇到的感人故事還有很多,武漢中心醫院殉職的江學慶醫生、武昌方艙醫院裡的環衛工人高上元、轉運病患的警察趙闖……在採訪這些人物的時候,我感覺到了,口號不是喊出來的,更是做出來的,隻有經歷過磨難,甚至是生與死的考驗,也才能彰顯黨員的偉大,人民的偉大。“我幸運,我也能見証這段歷史。”我也希望能守住心中的那些純正信仰。
Q:作為“90后”新聞人,你覺得自己和身邊的“90后”人民日報人有哪些特點?
吳君:我和很多“90后”人民日報人一樣,大家都有一種敢闖、敢拼的精神,不怕苦,不怕累。我們既知“可為”與“不可為”,堅持原則,又敢於沖破陳規,追求真實,努力創新。我們既在不斷說真話而非漂亮的話,我們都心存敬畏,心系人民,我們都在做社會的良心。
Q:你對自己和人民日報的未來有怎樣的期許?
吳君:希望我們能夠做好時代的記錄者,真理的堅守者,輿論的引導者,多年以后,再回顧我們做過的點點滴滴,都能夠引以為豪。
Q:你最想對72歲的人民日報說什麼?
吳君:你仍未老,我還年輕,讓我們共創美好,共賞繁花。
![]() | ![]() |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