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傳媒>>傳媒期刊秀:《中國報業》>>2015年4月上
人民網>>傳媒>>正文

融合背景下都市報突圍路徑探索【3】

卓宏勇 余美英

2015年04月28日10:40  來源:中國報業  手機看新聞

3.都市報體制改革艱難

從改革方面看,觀望氣氛濃重,都市報體制機制改革更加艱難。經過多年的推進,我國的報刊改革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截至2014年3月,全國第一批3388種應轉企改制的非時政類報刊有3271種完成了改革任務,佔總數的96.5%,實現了非時政類報刊出版單位體制改革階段性目標。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以來,全面深化改革已成為全黨全國人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戰略性任務,報業體制改革也面臨著搶抓機遇、破解深層次矛盾和問題、進行全局性調整和多方面創新的攻堅戰。一是改革的要求更高。這次改革將文化、政治、經濟、社會、生態、黨的建設六大領域一同部署,要求更高,將對報業改革產生相互推動、相互借鑒、疊加共振的作用。二是改革的任務更重。十八屆三中全會后中央對文化體制改革部署涉及面更寬了,層次更深了。從寬度上講,國內國外、國有非公、一個體制(文化管理體制)、兩個體系(現代文化市場體系、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等﹔從層次上講,改革涉及到理順管理體制、創新激勵機制、非公企業參與出版等深層次問題。三是改革的難度更大。新聞出版領域改革已進入到攻堅期和“深水區”,情況復雜,難度很大。

4.都市類媒體出現違法違規問題

從管理方面看,新聞敲詐、有償新聞、虛假新聞等違法違規問題已開始向都市類媒體蔓延。目前全國近1.2萬種報刊,分布在近萬家出版單位,平均每家出版單位隻辦1.3種報刊,基本上是一報一社、一刊一社,有的甚至是一人辦一刊,這樣的報刊市場難以管理。一方面是有償新聞、新聞敲詐等問題屢禁不止,屢打不絕。2013年,全國報刊被緩驗216種、停辦76種,2014年全國共緩驗報刊195種。2014年至今,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共通報了31起新聞敲詐及有償新聞案件查辦情況,其中《今日早報》《都市快報》《茂名晚報》等都市類媒體榜上有名。另一方面是個別報社出租、出賣版面,有些報社甚至被私人資本控制。

5.人才隊伍問題嚴重

從新聞隊伍看,素質參差不齊,人心不穩,人才流失等問題亟待解決。哥倫比亞大學新聞學院教授、《紐約時報》專欄作家塞繆爾·G·弗裡德曼曾對年輕記者指出:“我在你們這個年紀的時候,新聞的權威吸引著許多人,所以一些裝腔作勢的人也混入其中,可以說,當前新聞的不景氣也趕走了那些不准備把新聞當作職業的人。如果你們是新聞事業的真正信仰者,如果這是你們一生的工作,那麼就沒有什麼能改變你們的想法。”當前我國媒體記者也面臨類似的問題,其中尤其以市場化程度較高的都市類媒體情況更為嚴重。我國共有近26萬名新聞記者,主流是好的,但是少數人員理想信念缺失,職業榮譽感淡化,有償不聞、有償新聞、敲詐勒索等嚴重違法違規問題屢禁不止。此外,都市報入門門檻較低,從業者整體年齡偏小、專業性偏弱,二三十歲的年輕人是報紙採編的主力,四十歲以上仍在一線跑新聞的記者已經很少了,如果不能提拔為領導就是跳槽走人。近年來,《第一財經日報》《京華時報》《新京報》等媒體中層、高層領導從媒體跳槽去企業的情況增多,這反映出都市報發展遇到困境、人才提升通道較窄等問題。

都市類媒體突圍探索之路

傳統報刊應對網絡媒體挑戰,是世界性的難題,各國均處於探索中,有的媒體走了彎路,有的開始逐步明確方向。當前我國都市報在網絡沖擊、改革陣痛、市場經濟洗禮中努力探索出路,有的繼續深挖傳統報業市場,有的扎根社區報,有的收購新媒體為我所用,有的引入戰略投資者。這些報社有成功也有失敗,但是均在努力嘗試,勇敢探索。

1.堅持發展主業不動搖

2005年,報業“寒冬論”“拐點論”“消亡論”出爐,國內有些報社受這種思潮影響,對報業喪失了信心,不再專注於主業。山東大眾報業集團領導班子經認真調查研究分析后認為:報業是集團主要經濟支柱,除了報紙其他產業基本不盈利,必須毫不動搖地做好報業,不能分心﹔報業有成長期、成熟期、衰退期,中國報業仍處於小散亂的成長期,尚未進入以壟斷為標志的成熟期,還有很大發展空間﹔報紙有政治優勢、內容優勢、專業優勢,報網不會相互取代,可以共存共榮。基於上述分析,大眾報業集團提出並始終堅持“堅定不移干報業,風吹浪打不動搖”,10年來集團報紙主業穩固,輿論影響力、市場競爭力和經濟效益不斷提升,集團利潤由2004年的3750萬元提高到2011年的4億元,2013年達到7.39億元。其中,《大眾日報》《齊魯晚報》《半島都市報》三大支柱報紙利潤率均達到30%以上,《大眾日報》收入1.1億元,利潤5859萬元﹔《齊魯晚報》收入6.71億元,利潤2.2億元﹔《半島都市報》收入5.42億元,利潤1.28億元﹔集團其他報紙效益都有顯著增長。2014年大眾報業集團利潤按同口徑比較和上一年度基本持平。大眾報業集團領導班子稱,今后集團還必須毫不動搖地發展報業,不能有絲毫鬆懈。

上一頁下一頁
(責編:汪倩(實習生)、宋心蕊)



我要留言

進入討論區 論壇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