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傳媒
人民網>>傳媒>>正文

走近海口網格員:“門邊服務”溫暖居民心

李學山

2015年01月09日09:39  來源:人民網海南視窗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走近海口網格員:“門邊服務”溫暖居民心

網格員參加社區志願服務

  網格員參加社區志願服務

  人民網海南視窗12月7日電(記者 李學山)“真沒想到網格員的辦事效率這麼高!”在很多人還搞不清楚“網格員”到底是干什麼的時候,家住海口瓊山區的林先生卻實實在在地感受到了網格員給自己生活帶來的便利:因為要開一份婚育証明,但由於工作忙沒時間去居委會,於是抱著試試看的想法在網格員到所在小區入戶調查時提出了請求,沒想到網格員很爽快地就答應了下來,而且很快就把他需要的証明送上了門,這樣高效、便捷的服務讓林先生對原本不是特別了解的網格員有了新的認識。

  但在網格員吳海青看來,對於網格員日常工作來說,這樣的服務實在微不足道。她告訴記者,在海口,有1000多名網格員活躍在大街小巷,用保姆式的“門邊服務”架起了政府和社區居民之間的“連心橋”。

  “我是網格員,不是拉網線的”

  今年25歲的吳海青是海口市瓊山區國興街道辦的一名網格員,盡管原本也在街道工作,但在上崗之前,她其實也沒怎麼弄明白“網格員”到底是個什麼樣的工作,“隻知道大概就是協助街道進行社區管理,為居民提供各種服務”。

  2014年3月,經過選拔及培訓,吳海青終於正式走上了社區網格管理員的崗位,成為了道客社區的一名網格員。在社區居委會領導及同事的幫助下,吳海青很快適應了角色轉換,並盡快地融入其中。在工作中,她嚴格遵守各項網格管理規則制度,積極參加社區舉行的各項活動,虛心接受監督和指導,認真履行網格管理員工作職能。

  “網格員?你們是來拉網線的嗎?”吳海青在上崗初期,經常會被居民問到這樣的問題。

  “我們是為您服務的網格員,不是來拉網線的。”每次她都要為自己的這份工作解釋上半天。

  盡管社區網格員在經過選拔和培訓后已經明白了自己的角色定位,但對於很多社區居民來說,“網格員”還是一個陌生的詞匯,居民群眾不了解網格員到底是做什麼的,甚至有不少居民還認為網格員是搞“傳銷”的,吃“閉門羹”更是家常便飯,這對吳海青她們開展工作很困難。

  “社區網格化管理服務工作是一項城市管理的創新舉措,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好的。”面對這樣的情形,吳海青認為,對於政府來說,“網格員”是新生事物,對於居民來說更是如此,接受和認可都需要一個過程。所做的隻能是耐心細致地與居民群眾溝通,想方設法地幫助他們解決一些實際問題,讓群眾看在眼裡,記在心裡,從而不斷地得到群眾的信任,才能更好地開展工作。

  在與居民聯系時,吳海青要求自己做到“五勤”:一是腿勤,每天到“網格”轉一轉,走一走﹔二是嘴勤,多與格裡的居民、朋友聊聊天,話家常﹔三是手勤,將每天的工作過程與感受寫成工作日記﹔四是眼勤,多觀察社區的變化,做好記錄,向領導匯報社區的觀察成果﹔五是腦勤,多想,多思,多考慮,爭當一名有責任的稱職的網格員。

  “五勤”帶來的直接變化是,現在走訪“網格”時,很少有人再問吳海青“你們是來拉網線的嗎?”這樣的問題了。

  “我為自己是網格員驕傲”

  “網格員作為網格的重要組成部分,架起黨委、政府服務於居民的連心橋。作為在社區網格管理組織中承擔具體任務、深入基層、扎根基層、服務基層的工作人員,我們網格的使命是:‘摸清底數,查明情況’,我們的職責是:宣傳、服務、監督、信息,涵蓋了為居民提供方方面面的服務內容。”對於網格員的角色、使命和工作職責,吳海青說起來頭頭是道。

  她說,作為社區的一名網格員,扮演的角色是政府的助手、百姓的知己。前段時間入戶採集居民信息,其目的是為了更好的服務居民:比如提供居民証明,家庭關系証明,保証小孩子能依法就近上學、入學。另外,政府各種政策的制定或執行,必須要基於社區的實際情況、實際居住人情況、各個家庭基本經濟情況的准確掌握才能辦到。

  “網格內居民需要提供各種証明或咨詢如何辦証明,尤其是基於居民實際居住情況和記錄出具的社區証明,居民隻需要給我們網格員打個電話,就可以送服務上門。”吳海青說,採集居民信息工作為居民帶來的好處有許多,如:為社區環境改善帶來好處。在網格員巡查的過程中,對亂丟垃圾、亂擺攤點、樹倒牆斜、井蓋丟失等關系到市容市貌、環境衛生的問題保持密切觀察和及時上報,並跟蹤有關部門及時處理與解決,這在今年兩次較強台風的預防和救助工作中就已取得顯著成效。

  在吳海青看來,網格員的角色就好比居民的“保姆”,提供的服務也是全方面的。她說,在街道和社區領導的帶領下,網格化的實施已讓不少居民得到了實質上的幫助,前段時間,在她負責的一個小區內就有居民打電話咨詢如何幫助自己剛出生的小寶貝安全地接種疫苗。接到電話后她立刻與社區有關負責人溝通了解,及時給予這位居民有效的建議,事后打電話進行跟蹤反饋。還有的向她咨詢異地戶口醫療保險是否能在現居住地報銷等問題,她也都盡力給予及時的答復和解決。

  “網格服務工作讓我的生活充實,讓我感到快樂。作為一名網格員能為居民分擔這麼多,我覺得很滿足和驕傲。”盡管網格員的工資並不是很高,也沒有固定的辦公場地,但吳海青已經喜歡上了這份工作,她說,作為社區的一名網格員時刻謹記自己的職責與使命,今后將在街道和社區的領導下,不斷地為居民提供更好的服務。

  “門邊服務”溫暖居民心

  海口市瓊山區市改革和創新城市社區管理體制領導小組辦公室(簡稱“創改辦”)負責人說,網格員在開展社區網格化管理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譬如網格員在社區移動服務過程中,可以對亂丟垃圾、亂擺攤點、樹倒牆斜、井蓋丟失等城市管理、市容市貌、環境衛生事件保持密切觀察和即時上報,並跟蹤機關部門及時處理與解決,為社區環境改善帶來好處。

  今年第9號超強台風“威馬遜”給瓊山區帶來嚴重災情。面對41年不遇的嚴重災情,瓊山區261名網格員主動出擊,嚴格按照區委、區政府和區改創辦的工作部署要求,24小時嚴守工作崗位,積極配合區各職能部門、街道、社區,逐村、逐戶排查落實,投身抗台搶險救災前線,團結和帶領廣大群眾開展災后生產自救工作,得到了社區居民的充分肯定。

  另外,網格員開展的“門邊服務”也把黨和政府的溫暖送到了居民家中。“以往開具小孩上學的証明,前后辦下來需要1個多月時間。開展社區網格化管理后,居民直接到社區就可以打印,又快又方便。”海口市瓊山區創改辦負責人告訴記者,開展社區網格化管理后,非本地居民如果需要在居住社區辦理暫住証,在社區信息平台上已經錄入該居民的個人信息,那辦理証件時就可以直接從系統中調取個人信息,不需要再提交相關材料,居民也不用來回跑開具証明。而且除了不用每次辦証都重復提交材料外,還可以大大縮短居民辦証時間,而且能這樣方便辦理的証件以后還會越來越多。

  這位負責人說,下一步瓊山區還將積極探索可行的門邊服務事項,依海口市統一信息指揮調度運行平台開展網格員門邊服務,實現“從網格員門邊代理服務申請、到政務機關審核批准、到門邊打印回執及代用証、再到從政務機關取回証照文送達居民手中”的門邊服務全流程信息化,努力實現“服務對象全民覆蓋”,“服務時間一生覆蓋”,“服務類型從政務、公共服務、市場便民、志願者全覆蓋”的門邊服務理念。

  海口市創改辦負責人說,目前,海口市約有1300名網格員活躍在大街小巷。經過近一年時間的辛勤工作,網格員正在向“政府的助手,百姓的知己”的角色定位靠攏。他表示,社區網格化是社會管理創新的一項新舉措,是新時期關注民生、加強社區管理的需要。網格已成為社區管理的單元,網格員不可或缺,在社區服務、矛盾調解、鄰裡互助等多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因此他也希望廣大居民對網格員的工作給予一定的理解和支持。

下一頁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我要留言

進入討論區 論壇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