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傳媒
人民網>>傳媒>>正文

哈爾濱愛建社區副主任何麗華:"小棉襖"溫暖千萬家【2】

郭爽

2015年01月06日08:36  來源:人民網-黑龍江頻道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哈爾濱愛建社區副主任何麗華:“小棉襖”溫暖千萬家

  今年是哈爾濱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大考”之年,作為社區主任的何麗華更加忙碌了。楊海全 攝

  零散的社區工作被何麗華打理的井井有條,說起與居民們相處的點滴,她如數家珍。

  去年,華能熱網施工引發了自來水管線爆裂,近2000戶居民的吃、用水成了難題,愛建辦事處緊急調撥水車,為居民們定點輸水,通知完小區住戶,何麗華就跑到需要特殊照顧的老人們家裡,把瓶瓶罐罐都拿到樓下灌滿水,折騰幾趟自來水就混著汗水徹底打濕了她的衣裳,這一送便是3個多小時。“80多歲的老人自己怎麼打水?這時候他們正需要我!”何麗華堅定地說。

  “我就這脾氣,老話說叫‘恨活兒’。”何麗華憨厚地笑著說,能真正的為居民解決一些問題,讓她覺得很有成就感,也很充實。“就算有一天不在這個崗位,也會經常和大爺大媽們聯系,心裡放不下他們。”2010年接手社區工作的何麗華最初覺得工作太繁瑣、很難應付,現在心裡卻裝滿了牽挂。

  採訪中,突然響起的手機鈴聲中斷了我們的談話,是居民打來電話咨詢社保相關政策,挂了手機,何麗華披上衣服就往外趕,冬日裡在戶外的人並不多,一路走來,遇見的居民都會過來和小何聊兩句,反映反映近況、互相問候已經成為了習慣,愛建社區紫園小區布滿了何麗華的腳印。

  辦完事,何麗華掃了一眼手表,14點15分,拎上宣傳冊,她開始走訪特殊照顧家庭。“老人們都要午睡,中午不能打擾。”何麗華說話語速特別快,卻有著極細膩的心思。89歲高齡的高山峰爺爺和老伴王奶奶身體都不好,兒女們工作繁忙,照顧不過來,夫婦倆就與親家一起搬到了愛建社區紫園區。幾個月前,高爺爺食道管突然堵塞,兒女都不在身邊,情急之下王奶奶趕到社區辦公點,何麗華二話不說,開車直奔社區醫院接上醫生就趕往高爺爺家醫治。

  高爺爺的病情得到了穩定,但以后再出現這樣的緊急情況怎麼辦?何麗華緊皺著眉頭又想了一個辦法,和所有需要特殊照顧的老人一樣,她立馬給高爺爺家安裝了“一鍵通”電話機,在急救按鍵中輸入了自己的電話。“這個鍵子打過去就是小何的電話,我有事兒就找她。”王奶奶指著電話向我們介紹說,紫園區每個老人的電話機上,都有一個按鍵,連通何麗華的手機。

  “小何得空就來家裡坐坐,陪我們聊天兒解悶、詢問情況,她就是我的另一個女兒,是我們的貼心‘小棉襖’。”拉著何麗華的手,王奶奶慈祥地說。

  同事眼中,何麗華是個總和領導提意見的“事兒頭”,擔心辦事處離轄區居民樓過遠,她三番兩次向領導爭取來了臨時辦公點。愛建社區自創的“扶我卡”,被何麗華一張一張地送到了老人們的手中。

  問及未來的工作計劃,何麗華咧嘴笑著,“居民間每天都有新事情發生著,沒啥特別的計劃,快到新年了,我打算抽空到王姨(愛建社區獨居老人)家給收拾收拾、搞搞衛生,置辦些年貨。”朴實又不善言辭的何麗華總說自己年輕,能多干就多干,然而43歲患有腰椎疾病的她走起路來並不那麼便利。“這算啥,想起上千個家庭都在盼著我,就感覺渾身是勁兒!”揮一揮手,何麗華在愛建社區的路上步伐堅定、走得風生水起。

  記者手記:社區副主任有多小?嚴格意義上來講,她並不算個官兒﹔社區副主任有多大?她牽挂著上千戶居民的衣食住行。整個採訪過程中,何麗華一刻不得閑,她說,社區工作作為貼近群眾服務的最小單元,做的都是與大家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事、更關注的是居民們的切身感受。基層工作人員更要有人情味兒,與居民間建立信任關系,暖人心是開展一切工作的前提和最終落腳點。我們期待,居民身邊能有更多這樣的貼心“小棉襖”。

上一頁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我要留言

進入討論區 論壇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