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第七届“好记者讲好故事”

绥芬河市融媒体中心李扬:国门下的担当

2020年11月02日15:44 | 来源:中国记协网
小字号
原标题:绥芬河市融媒体中心李扬:国门下的担当

国门下的担当

黑龙江绥芬河融媒体中心 李扬

大屏幕上这座威严高耸的国门位于中俄边境绥芬河口岸,是中国北方的第一高国门,平时宁静祥和。而2020年的春天,他却打破了宁静。在全国迎来了抗疫胜利的时刻,在武汉重启的同一天,因境外疫情的输入,绥芬河被拉近了抗疫的加时赛,而这道高耸的国门便成为了国外同胞回家的希望之门!

清楚的记得4月4号当天风雪交加,我们接到采访任务,称有大量人员入境。当我们赶到国门的时候,看见了一对中年夫妇跪在地上嚎啕大哭。他们告诉我,国外疫情暴发严重。他们从莫斯科出发,一路上不吃不喝辗转了三十几个小时,才来到了绥芬河口岸,当看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几个大字的时候,这一路上的恐惧无助和回到祖国的安全感交织在一起,在那一刻,终于得到了释放!还有一个两岁半的孩子由爸爸抱着,我看见爸爸用自己的上衣裹着孩子,光着两条腿,看起来真心疼,但更让人心疼的是孩子的父母都是感染者,得知这一情况后,我们市医院的护士抱起孩子没有丝毫犹豫不眠不休的照料着…这是我当时用手机拍下的画面。从4月4号到4月8号短短5天的时间里,数以千计的同胞从绥芬河口岸入境,经核酸检测呈阳性者达400多例,一夜间,全国抗疫的主战场从武汉转向了绥芬河,而绥芬河人口不到7万,医疗救治和基础设施条件都不具备,要在27公里的边境线上打一场没有硝烟的国门守卫战,艰险程度可想而知,但是国门在此家乡在此,除了勇敢担当,我们别无选择!企业员工陈宣任第一个报名参加了志愿者,负责组织回国人员等待核酸检测,引导旅客分区隔离。因为当时物资短缺,他把自己的水和食物都分给了旅客中的老人和小孩子。而自己经常是连续工作20多个小时滴水不进。这双被汗水泡的发白肿胀的手,就是他连续工作25个小时后脱下防护服时我拍到的画面。当时面对我们的镜头,他说的是绥芬河有大担当,咱也得做点儿小贡献,。回国的旅客中有很多都是从欧洲出发,与绥芬河有很大的温差,有些旅客下车时只穿了件半袖,可4月的绥芬河还在下雪,陈宣任就通过微信朋友圈儿发出求援,不到半个小时,全城的市民就筹集了100多件棉衣棉被热帖,为回家的同胞在大雪的夜中送去一丝的温暖。

杨宁,绥芬河市医院一名重症监护室的护士,也是黑龙江省第三批援鄂医疗队员,在湖北疫情最危险的时刻,她义无反顾写下了支援前线的请战书,瞒着家中的父母亲人,踏上了疫情最危险的地方,在湖北孝感奋战了39个日夜,4月4号是杨宁结束隔离的日期,得知绥芬河的疫情,她没有来得及回到家中看望担忧的父母一眼,便再披战袍参与国门下的生命保卫战。当时我们等待采访欢迎英雄回家的新闻报道。杨宁却笑着告诉我,等我再次胜利凯旋吧,我现在必须争分夺秒地投入到战斗当中。后面进仓的十几天里,我们一直用微信联系着,她告诉我几次累到虚脱,但咬着牙再爬起来,保卫家乡就是保卫中国,绝不能让境外的疫情再向祖国去蔓延。为了缓解患者内心的焦虑,她们还在病房里给患者过生日,疫情期间也恰巧迎来了杨宁30岁的生日,她在朋友圈里发文说,三十而立,这是人生的一个阶段,无论这个阶段里发生过什么,谢谢30岁时,我正经历的一切。我想三十而立,杨宁立住的不仅仅是年龄,更是理想和信念,是责任和担当。

看到我镜头里拼命的他们,也让我更加的勇敢。那段时间白天我们记者奔走在一线采访,晚上要深入小区挨家挨户的走访调查。而当时我的父亲正躺在医院的icu病房里,我想由妈妈照顾他,我应该专心投入到这突如其来的抗疫战斗中。不幸的是,两天后,爸爸突然走了。不再给我任何床前尽孝的机会,而疫情期间也是禁止设灵堂,开追悼会的。万般痛苦下,我和家人用最简洁的方式将父亲送走,只用了不到半天的时间。抱头痛哭一场之后,第二天擦干眼泪毅然决然的穿上了防护服,继续奔走在抗疫一线。这个小城里的每个人都在拼尽自己的全力来守好国门第一道防线,黑龙江、牡丹江、绥芬河条条江河连着祖国,而每一次迎接每一次救治都是对骨肉同胞的担责,黑龙江各行各业的人都在以行动告诉祖国“有我在,国无忧!”

绥芬河疫情告急的消息让边境小城骤然成为全国瞩目的焦点。来自全国各地的医护人员也纷纷转战绥芬河。国家疾控中心的团队连夜赶到了绥芬河,卫键委的专家也第一时间抵达,短短几天时间,方舱医院改建完毕,分层诊疗方案制定完毕,各种防疫物资如潮水般涌来……

爱心带来了信心,我们终于在困难险阻中打赢了这场境外疫情输入阻击战,5月12号下午, 409例经绥芬河口岸入境的输入病例全部清零!并取得了零感染、零传播、零输出、零死亡四个零的优异成绩。这零的背后是整座城市人民拼了命的付出,是中国精神、中国力量、中国效率的充分体现,亿万中华儿女的磅礴力量,共同筑牢了国门下的生命防线……而我很庆幸在这样一个特殊的历史时刻,记录并参与小城的抗疫故事,我将继续站在国门下,做好这七万分之一的守门人,去书写新时代新闻工作者的担当! 

中欧班列顺利开通

牡绥电气化铁路正式运行

疫情期间从隔离宾馆转移患者

李扬2007年至今一直从事国门边境采访工作

主要代表作《一条铁路联通两国》在央视播发

黑龙江省经典诵读大赛一等奖

(中央宣传部、中央网信办、国家广电总局、中国记协主办的第七届“好记者讲好故事”决赛日前举行,由各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中央主要新闻单位、全国性行业类媒体层层选拔推荐36名优秀记者讲述了他们参加“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重大主题宣传、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和舆论监督报道的亲历故事。)

(责编:宋心蕊、燕帅)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传媒推荐
  • @媒体人,新闻报道别任性
  • 网站运营者 这些"红线"不能踩!
  • 一图纵览中国网络视听行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