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

地方媒体全国两会报道:讲好地方故事 感受国家脉动

2018年03月20日13:24 |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小字号
原标题:讲好地方故事 感受国家脉动

  《南方日报》

  《吉林日报》

  《内蒙古日报》

  《海南日报》H5产品

  今年全国两会,地方媒体间的新闻大战依然激烈。不少地方媒体派出阵容强大的团队赴京采访报道,前方记者和后方编辑团队的通力配合,让具有地方特色的全国两会报道呈现在读者面前。《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发现,充分的前期策划、更接近读者需求的新闻报道内容以及灵活精致的融媒体作品,让今年地方媒体的全国两会报道异彩纷呈。

  准确定位拉近与读者距离

  在对新闻价值大小的评价中,“接近性”是非常重要的指标,人们往往会更关注与自己相关的新闻。纵观今年对全国两会的报道,许多地方媒体将主要发力点定位为与本省相关的报道上,特色鲜明。

  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下团组参加审议的情况备受关注,今年,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内蒙古团、广东团、山东团、重庆团的情况,都得到了本省份媒体的着重报道。在头版放置大尺寸的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审议的照片、请“向总书记汇报”的代表们回忆细节、采访本省份领导干部和人民群众热议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的反响,地方媒体用相同的喜悦之情记录着这难得的记忆。

  其中,《南方日报》以19个整版的篇幅推出大型系列报道“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 沿着总书记指引的道路奋勇前进”最为抢眼。3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广东代表团审议,3月8日《南方日报》头版上,这一新闻现场图占据了整个版面的一半大小,非常抢眼。同一天的报纸中,有两个版的“向总书记汇报”报道,回访了马化腾、袁玉宇等6位发言代表,结合其从事的行业特点请他们谈汇报内容、学习体会,每篇稿件都细节丰富、现场感强,体现了上会记者扎实的采写功力和对采访对象背景资料的熟悉。还有3个版的“南粤回响”报道也十分有特色,该报回访了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考察过的广州、深圳、珠海、佛山4市,展现广东党员干部群众迅速掀起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热潮。19个版面隆重大气,风格统一。记者了解到,不少代表委员都把这一天的《南方日报》珍藏起来当作珍贵的纪念。

  除了对总书记下团组进行报道外,地方媒体中,以本省份人民最关心的角度看全国两会的报道,也十分贴心。《吉林日报》的全国两会特刊,每一期都有对全国两会中本省声音的关注。比如,在3月8日《吉林日报》的全国两会特刊中,头条报道《跑出吉林创新加速度——我省代表委员热议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就通过采访代表委员的方式,呈现吉林省在推动创新方面的机遇和挑战,拿本省的真实案例说明问题,让读者读起来有亲切之感。3月11日的《重庆日报》则盘点了最高人民法院院长、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所作的“两高”报告中提到的重庆范例,这篇题目为《“两高”报告频现“重庆亮点”》的文章,用报告原文和“重庆行动”相对照的形式,展现了重庆在司法实践方面取得的成绩。

  创新表达呈现鲜活气象

  用纸质以外的渠道和终端呈现大会报道的方式已经被不少传统媒体所用,今年的地方媒体中也有不少利用融媒形式创作出受读者欢迎作品的例子。

  《河北日报》官网——河北新闻网上,“全媒两会”这一板块采用了图解、视频、H5、数说的形式,干货满满,制作也十分走心。比如《政府工作报告中,这些关乎河北发展》这一图解作品,就将政府工作报告中有关河北的京津冀协同发展、雄安新区、冬奥会、精准脱贫等内容提炼出来,并和河北过去5年的成绩与2018年河北省政府工作报告中对相关问题的展望对应呈现,让读者在理解报告的过程中有的放矢,对未来树立信心。视频作品中,《郭素萍代表的三个电话》在标题上就先声夺人。视频的主人公是河北农业大学林学院研究员、“太行山上的新愚公”李保国教授的妻子郭素萍。该报记者在3月7日跟踪拍摄了郭素萍一天的生活,通过郭素萍与在京工作的学生的电话、与需要提供技术指导的果农的电话、与家里小孙子的视频通话这3个电话,展现了一名人大代表的“两会中的一天”,一个拥有多重角色、亲切又尽职的全国人大代表形象,通过3分多钟的视频展现了出来。

  《海南日报》3月9日的A05版上,3个二维码引人关注。这一版上的两篇文章来自《海南日报》在北京演播室对上会代表委员的采访实录,扫描报纸上面的二维码可以观看完整的“两会E访谈视频”。扫描另一个二维码则可以连接到H5产品《介绍未来5年海南人的12个“红包”》,在这款H5产品中,网友可以在12个热词相对应的各领域主题图片中开始“找红包”,点中红包后将会弹出“恭喜你收到一份红包”的提示,点击“领取”就可以收到政府工作报告原文中与海南各领域相关的“红利”信息,有趣的互动,让网友在娱乐的同时直观地认识到政府工作报告中与民生相关的福利政策。

  同样注重互动性的,还有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出品的H5产品《点赞内蒙古!中国,加油!》,参与者在H5界面点击录音键,喊出“点赞内蒙古!中国,加油!”,待系统识别语音成功后,“点赞”语音就可以被听到,互动性很强。

  精心策划取得出彩效果

  全国两会是代表委员提出问题、给出建议的平台,同时也是地方展示特色的重要窗口。对于地方媒体来说,要想在媒体受关注度较高的“两会时间”里展示好本省份形象,前期策划上所下的功夫至关重要。

  今年,《安徽日报》主动和兄弟省市党报合作,推出“省级党报联合采访”策划,先后与10余家省级党报“抱团采访”“联合发声”。3月12日,《安徽日报》5版推出《争当击楫中流的改革先锋》整版报道,与《新华日报》《福建日报》一同采访三地代表委员,并以短评、专访、照片图表的形式,呈现改革成效、提出改革建议、共话改革发展。3月15日,安徽日报新闻客户端推出《共舞长江经济带:11省市代表委员说发展》特别报道,联合长江沿岸10省市党报,围绕区域协调发展的主题,采访代表委员,各新媒体平台同步推出,传播面广,反响热烈,跨区域传播好声音的报道策划,体现了传统媒体在新媒体时代的探索勇气。

  《内蒙古日报》今年全国两会报道的重头戏是一组名为《草原儿女守望相助·建设亮丽内蒙古》的特别报道。3月3日—8日的报纸显著位置,每天都有一篇来自内蒙古大草原的报告,6篇长篇通讯,主题涉及脱贫攻坚、民族团结、生态保护、文艺繁荣等方面,记者通过大量采访,将习近平总书记关怀下的内蒙古发展情况通过大量实例展现了出来。在版面设计上,铺底图片根据文章主题选取,具有鲜明的内蒙古民族特色,十分亮眼。前期策划付出的辛苦努力最终使得报纸的内容丰富有分量,不管是在表达方式上还是在视觉冲击力上都达到了非常好的效果。

  3月3日的《新疆日报》两会特刊,主角都是生活在新疆的普通百姓。在这组题目为《奋进新时代 焕发新气象》的通版报道中,11篇报道反映了新疆人民生活的可喜变化。其中,一篇题目为《感谢亲戚,让我过上想要的生活》的文章,讲述的是喀什地区村民麦热亚木汗·阿卜迪外力在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张栋的帮助下搬进了安居富民房、走出家门参加工作的故事。村民朴实的话语中,“民族团结一家亲”带给少数民族同胞生活的变化生动地体现了出来,普通百姓实实在在的幸福感和获得感跃然纸上。

  《解放日报》则在习近平总书记与出席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的上海代表共商国是一周年的这一天,推出了“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四个新作为’要求一年间”主题报道。3月5日刊载的题目为《牢记新时代使命 追求卓越再出发》的长篇通讯,从“‘新作为’从何而来?‘竞争力’何以增强?用什么赢得未来?”几个方面入手,展现了上海过去一年间在建设自贸试验区、建设科创中心、推进社会治理创新、全面从严治党等方面的努力,从宏观的视角,展示了上海面对“四个新作为”要求做出的答卷。头版的位置上,这篇文章的配图《申城俯瞰》气势磅礴、色彩缤纷,为这篇长篇通讯的展开烘托了气氛。(见习记者 隋明照)

(责编:宋心蕊、赵光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传媒推荐
  • @媒体人,新闻报道别任性
  • 网站运营者 这些"红线"不能踩!
  • 一图纵览中国网络视听行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