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

經濟日報:全球期待聆聽“中國好聲音”

秦海波
2016年11月17日06:23 | 來源:經濟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全球期待聆聽“中國好聲音”

  第三屆世界互聯網大會正在舉行,嘉賓討論熱烈,觀點精彩紛呈。值得關注的是,本屆大會出席嘉賓中,國外嘉賓約佔一半,來自世界五大洲120多個國家和地區,包括8位外國領導人、近50位外國部長級官員。以全球互聯網治理聯盟聯合主席法迪·切哈德為例,他已是第三次來烏鎮參加互聯網大會。烏鎮峰會為何能贏得眾多國際互聯網大佬的青睞呢?

  首先,烏鎮峰會已成為全球各方就互聯網全球治理展開平等討論的最佳平台。當前互聯網領域發展不平衡、規則不健全、秩序不合理等問題日益凸顯,不同國家和地區信息鴻溝不斷拉大,現有網絡空間治理規則難以反映大多數國家意願和利益。面對世界性難題、全球性公害,迫切需要世界各國共同參與,加強對話合作,推動互聯網全球治理體系變革。全世界有不少互聯網治理會議,而烏鎮峰會上政府、企業、用戶與互聯網組織等可以聚在一起,圍繞互聯網治理相關事宜開展平等討論。中國提出的摒棄“零和博弈、贏者通吃的舊觀念”,在互惠互利的基礎上讓更多國家和人民搭乘信息時代的快車、共享互聯網發展成果等,符合絕大多數國家的心聲和願望。

  其次,中國互聯網的蓬勃發展及其迸發出的巨大市場活力,吸引了全球的目光。當前,世界經濟復蘇艱難曲折,中國經濟也面臨下行壓力,要解決這些問題,關鍵在於堅持創新驅動發展。信息經濟的浪潮正澎湃而來,成為驅動世界經濟增長的新引擎。中國有著全球最多的網民,擁有生機勃勃、富有創新和競爭能力的互聯網產業。中國正在實施的“互聯網+”行動計劃、“數字中國”、“分享經濟”等,不僅普惠於本國發展和百姓生活,也給世界經濟帶來了廣闊的市場機遇,促進了世界范圍內投資和貿易發展,推動了全球數字經濟的健康運行。

  再者,中國的互聯網治理方案和聲音,贏得了國際社會的廣泛認同。22年前,中國第一次全功能接入國際互聯網,互聯網的全球發展多了一份來自東方的智慧和力量。在過去的幾年裡,中國政府、企業、學術機構越來越多地在國際舞台亮相,參與全球互聯網治理的討論。習近平主席提出的共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四項原則”和“五點主張”,指明了我國互聯網開放和合作的方向,為世界攜手呵護互聯網家園貢獻了中國智慧。這既是中國互聯網治理者對推進全球互聯網治理體系變革的勇氣和智慧,也是世界廣大發展中國家推動互聯網科學治理、民主治理、共同治理的心聲。

  全球互聯網治理不僅需要技術、產品的創新,更要有新的思維方式。中國正以一種開放的態度擁抱世界,參與管理互聯網﹔要建成一個真正有包容性的全球互聯網治理生態系統,中國的參與不可或缺。共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全球期待聆聽“中國好聲音”。相信烏鎮峰會擦出的智慧火花,會照亮全球互聯網發展之路。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