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

甘肅甘南藏鄉村落鬧新春:吃百家飯 轉山晒經

2016年02月16日08:11 | 來源:中國新聞網
小字號
原標題:甘肅甘南藏鄉村落鬧新春:吃百家飯 轉山晒經(圖)

甘肅甘南藏鄉村落鬧新春:吃百家飯轉山晒經(圖)

  2月14日正值藏歷火猴年正月初六。在甘肅省甘南舟曲縣巴寨溝,依山而建的藏鄉村落裡炊煙裊裊,煨桑、青稞酒、臘肉飄香。 南如卓瑪 攝

  (新春走基層)甘肅甘南藏鄉村落鬧新春:吃百家飯 轉山晒經

  中新網蘭州2月14日電 (南如卓瑪)2月14日正值藏歷火猴年正月初六。在甘南舟曲縣巴寨溝,依山而建的藏鄉村落裡炊煙裊裊,煨桑、青稞酒、臘肉飄香。

  這個遠離城市、深藏在高山腳下的藏鄉小村落幾乎與世隔絕一般地存在。這裡保持著古老的“羌藏遺風”,其中最壯觀的莫過於“請吃百家飯”和“全民轉山晒經”。

  從縣城返鄉過年的藏族姑娘央金一家連續三天被請“吃百家飯”,轉完這家、去那家,她笑稱“根本停不下來”。

  圖為部分“百家飯”拼圖。 南如卓瑪 攝

  央金告訴記者,在這裡“請吃百家飯”是淳朴的藏民眾表達熱情好客的方式。“不管認不認識,隻要村裡來了遠方的客人,都會被請到家裡吃肉、喝酒,臨走時還送青稞酒等土特產。”

  “現在村裡的條件越來越好了,十年前,吃百家飯時桌上最好的是一鍋土雞,還有就是宰年豬后包的餃子。”央金的哥哥楊一說,現在每家每戶都會上雞鴨魚肉和多種蔬菜,甚至還有海鮮。

  央金的母親土生土長在這裡,感觸頗深。她說,過去,村裡人生火、吃飯、睡覺都在一間房,遇上陰天起風,家裡煙熏火燎嗆得不行。如今,家家戶戶有了獨立的廚房、臥室和客廳,爐子裡燒煤,再也不會煙嗆。

  藏族阿媽卓嘎和兒媳婦准備了很多菜和肉過年,首先請在外工作回鄉的客人,再請父輩老人,三請村裡的年輕男人們,四請鄰裡女人們,五請回娘家探親的姑娘們。

  她們邊吃飯、敬酒,歡聲笑語地聊著過年收到的紅包,誰家的孩子在哪裡就職,又有誰創業成功等。卓嘎說,過去她們隻會聊“青稞收成、年豬肥瘦和刺繡女工”。

  記者發現,盡管轉來轉去,吃不上幾筷子,但是每家來請了都會去,以示相互尊重。

  在寺院門口煨桑、放風馬、磕頭完畢,村裡男女老少自覺地在寺院子裡排成一條“長龍”等待著。寺裡的僧人從櫃台上拿出一卷卷用黃巾包好的甘珠經文,民眾躬身迎接,頭觸經卷后,雙手扶著搭在肩上,排成一行開始繞著山、圍著村子,徒步走一圈。

  “晒經”是這個藏鄉村落裡的另一“重頭戲”。男女老少都著盛裝出席,當日早飯都不吃肉、不沾酒。

  在寺院門口煨桑、放風馬、磕頭完畢,村裡男女老少自覺地在寺院子裡排成一條“長龍”等待著。寺裡的僧人從櫃台上拿出一卷卷用黃巾包好的甘珠經文,民眾躬身迎接,頭觸經卷后,雙手扶著搭在肩上,排成一行開始繞著山、圍著村子,徒步走一圈。

  山路陡遠,每歇一處腳,便就地煨桑。出發時,大家高聲齊誦六字真言,響徹山谷。腿腳不便的老人、年幼的孩子等無法參與轉山晒經者,都會雙手合十,跪拜在路邊迎接晒經的“大部隊”經過,大家會把手裡的經文在跪拜者頭上一一觸碰一下,以示賜福。

  僧人多吉告訴記者,晒經是把經卷拿出去接受陽光普照,經文的佛光又普照萬物,為藏鄉祈福,為遠行的游子求平安、為年邁的老人盼長壽、為村裡的山山水水祈福!(完)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