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

網媒走轉改:一次性補繳 讓農村老人老有所養

2016年02月13日18:19 | 來源:光明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一次性補繳:讓農村老人老有所養

  山東省榮成市大龍嘴村68歲的岳愛娥,年前拿到了第一筆“月工資”1230元,外加1700元取暖費,“想到我快70歲了,還能每月從國家領這麼些錢,自己想吃點什麼也舍得買了。”日前見到老人時,她連夸現在的政策好。這位曾經在鄉鎮企業工作過的老人,如今也能像城裡人一樣按月領取養老保險金了,她的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替她算了算,一年養老金幾乎是岳愛娥過去一年農活收入的3倍,是60歲基礎養老金收入的11倍。

  2015年12月,三個兒女一起湊錢,為岳愛娥老人一次性補繳了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94428元。這是山東省2015年推出的統一規范補繳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新政策,凡各市內符合條件者皆可參保。男年滿60周歲、女年滿55周歲者,以個人身份一次性補繳15年養老金后,就可以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岳愛娥老人笑著說,“所以活得越老越劃算”。

  往年在農村,個人繳費辦養老保險只是個別現象,而當去年一次性補繳政策的告示在榮成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張貼出來后,消息就在幾個村裡傳遍了。同村55歲的宋培芳掏出手機,把細心收藏的關於補繳政策詳解的幾條微信翻出來給看,回想起去年年底集中辦理時的情景,她說隊都排到馬路上了。

  “別管上算不上算,這是長遠打算。自己有了保障,也讓孩子減輕了負擔。”說到一次拿出這麼大一筆錢,宋培芳說也真有壓力,但她並不心疼,因為現在跟著國家政策走,權當是存錢,她對未來有信心。雖然也有人持觀望態度,不知道劃不劃算,但宋培芳說她並不后悔,“趕上什麼事就弄個什麼事”。

  岳愛娥的兒子邱德強說,這也是孝敬父母的一種方式,以往給紅包老人總不願意收,如今以老人名義辦了保險,也是對他們心理上極大的安慰。

  (光明日報山東榮成2月12日電 光明日報 孫小婷)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