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

“互聯網+農業”他願田間守黃金

[網絡媒體走轉改]小伙深圳辭職行走田間創業

楊莉莉
2016年02月13日18:15 | 來源:央廣網
小字號
原標題:[網絡媒體走轉改]小伙深圳辭職行走田間創業 “互聯網+農業”他願田間守黃金

  2015年5月在彩虹山

  央廣網北京2月12日消息(記者 楊莉莉)照片裡的小伙子叫馮景浩,一年前他還是穿梭在深圳寫字樓裡的小白領,而今他卻是奔走在田間地頭的農村創業青年。2014年5月他辭掉做了5年的工作開始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旅行途中一個偶然的機遇促使他下定決心創業。經歷了2015年1月合伙創業首戰告捷又因分歧各奔東西后,2015年9月10日,他和兩個朋友合伙,注冊成立深圳市中正誠實實業有限公司,主要以銷售蜂蜜產品、鳳凰茶葉、芒果、鐵棍山藥、枸杞等農產品為主。公司目前處於創業起步階段,也是最艱難的階段,因為銷售渠道比較狹窄,主要是線上渠道,包括微商、代理及開拓公司禮品形式,現在的收入也隻能維持基本開支。這一條創業路走的很艱難,景浩說:“能有份安定的工作就不要選擇創業,真不是人干的,天天擔心自己的產品賣不出去,但是一旦選擇了沒有退路就要硬著頭皮做下去。作為一個農民的兒子,我還是想能幫父母,能幫父老鄉親出一份力,我也始終相信,農業天地,依舊大有可為。”

  2015年6月在彩虹山

  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開啟了創業之路

  2009年6月大學畢業后,景浩來到深圳找工作,半年不到,他先后換了兩份工作,宣傳干事、網站編輯……甚至無業,迷茫、困惑,深圳,成了他心中之痛。一個月的無業期,他依然選擇了堅守,每天奔波於深圳中心書城、圖書館與關外的農民房,2009年快要結束的時候,他收到了深圳中原地產面試通知並順利入職。這份工作,一做就是五年。當時面試官問他有怎樣的規劃時?他的回答是:五年后可能會選擇創業。

  2014年5月,景浩辭掉了干了五年的工作,背上行囊,開始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沿著東海岸線,從深圳出發,經汕頭、廈門、寧波、紹興、杭州、上海、蘇州、南京、青島到濟南老家,再從老家出發經北京、駐馬店、武漢、宜昌、重慶、攀枝花、昆明、大理、返回深圳,歷時兩個月。經過這一次旅行,他的人生也從此進入另一番場景。

  在大學畢業的時候他就想過創業,只是剛畢業,沒有資本沒有經驗,談創業就是一種奢想,更是一種妄想。而在五年以后,有了一定的積累,創業的種子再次在心裡萌發。

  在辭職的時候,已經想好要從農業找一個切入點來創業。也是機緣巧合,老家這幾年種植鐵棍山藥,這種綠色健康農產品,啟發了他做農產特產的想法。2014年7月,他旅行到四川鋼城——攀枝花,隻在此地停留了三天,正是這三天,讓他與這座全國唯一一座以花命名的城市結下了不解之緣。芒果,廣西、海南、福建有產,世人皆知,卻不知攀枝花亦產芒果,品質更佳。攀枝花氣候獨特,屬於南亞熱帶亞濕潤氣候,全年日照時數長達2300∼2700小時,非常適合芒果生長,是全國產芒果緯度最高的城市,攀枝花芒果種植面積近30萬畝。校友文琦把他帶到彩虹山上,給他闡述他關於彩虹山的想法,暢想著彩虹山的未來。景浩隱隱感覺到這將是他要做的事情。於是人生中第一次創業由此開始。

  景浩和他的合伙人們

  彩虻山的芒果夢 首戰告捷卻因分歧各奔東西

  2015年1月,他從老家山東到攀枝花,在他們的項目彩虹山(承包的一座小山包)上開始籌劃公司發起人協議書和營銷方案。創業伊始,相比線下批發和實體店銷售,他和合伙人覺得沒有任何經驗,作為新農人,隻能採用自己熟知的營銷方式,那就是充分利用互聯網,尤其是新媒體。最后,敲定全部線上推廣,並在當地高速入口處租下一處開闊平地作為倉庫及發貨區。

  攀枝花芒果的盛產期在每年的7-9月,這個時期正好接上了海南廣西芒果的尾期。他們在盛產期之前充分進行線上的推廣,積累起一批芒果粉絲團,並在淘寶網店進行預售,同時招聘了相當量的微商進行銷售前的宣傳推廣及准備工作。借助攀枝花產地優勢,快速在圈層進行預熱,使相當一部分人對彩虹山芒果充滿著期待。2015年6月中下旬,銷售戰役正式打響,每天都在忙碌中度過,接單、整理、統計、反饋……跟合伙人一起忙忙碌碌,沒日沒夜地干著。經過一番努力,一個月的時間,第一戰單單靠微商及粉絲團就銷售出去近4000件4萬斤!后來每天批發出去七八千斤,35天左右總共銷售各品種芒果近十萬斤!可以說這種模式還是可行的。

  然而好景不長,由於在企業發展方向和戰略上產生分歧,合伙人之間爆發了沖突,以致公司成立才多半年,就不得已分崩離析。他與另一位合伙人於2015年7月底離開了彩虹山,離開了攀枝花,踏上開赴青海的火車,繼續他們的創業夢。

  2015年8月在青海門源考察蜂產品

  邊走邊試邊思索 他願田間守金黃努力打造品牌

  2015年7月底,景浩離開攀枝花,隨著北上的列車,跑到“世界屋脊”——青海。在青海考察了一位養蜂人家的蜂蜜,准備來年做蜂產品,包括蜂蜜、花粉、蜂王漿。還考察了柴達木盆地的枸杞,附帶做點枸杞產品。

  大學畢業那會兒景浩對於創業看好兩個產業,一個是養老產業,另一個便是農業。相比養老產業,農業的切入點就容易也方便多了,隻要有資源,有優質的產品,打通銷售渠道,一切水到渠成。后來他才發現自己當時的想法很天真,現實卻並沒那麼順利。當他一步步進入到這個行業才發現,這裡人山人海,而且有許多人已經做的很成熟。他要在這一塊找到自己的一席之地,怎麼才能立足?他的模式怎麼不被別人模仿?他的盈利怎麼才能最大化?這些問題一直困擾著他。

  攀枝花芒果項目的試水,也不過是通過微商的形式以及分銷的途徑來走貨。然而這條路並不是什麼新的渠道,通過他個人的人脈,每個月走300件已經算是自己的頂點了。他覺得微商、代理分銷這種模式大家都可以採用,你做攀枝花芒果,那別人照樣可以去做。比你聰明的人不知道多少,你想到的別人早就玩轉了,那怎麼才能讓客戶忠實於你?他想不到任何一種方法和模式,除了品牌!隻有品牌無法復制。

  這一路的考察讓他對依托農產品創業有了新的認識,他在個人公號的日志寫到:打造品牌是一個艱難的過程,在“互聯網+”大行其道的時代,“互聯網+農業”在時下更多不過是用概念圈錢,做農業是容不得一絲一毫的浮躁,沒有踏踏實實的能靜下來的一顆心,或許一時風光,卻難以為繼。農業不同於其他行業,單單去做產品的營銷不是不可以,要真正做成品牌,只是按照標准化去要求生產者為你提供產品,你來營銷,把生產者要面臨的風險拋給生產者,自己規避這種風險,是不可取,也是不近人情的。當然,做生意,風險確實要規避,然而這對生產者(農民)來說是不公平的。我出生於農村,能切身體會農民因天災顆粒無收的那種絕望。風險這種東西,你規避了,但它不會消失,隻可能是從一方轉移到另一方,我想追求的是一種均衡,風險一起承擔,收益共同分享。我想用十年的時間,把品牌一步步做起來,我不求有多快,但求能夠安安穩穩,每到一處,能夠從源頭來控制產品品質,能夠把利潤與農民分享,能夠通過降低中間流通環節的成本,讓利給消費者。

  2015年11月在黃河故道鐵棍山藥收獲現場

  重整旗鼓再次創業 而今道路曲折但堅定向前

  2015年9月10日,景浩和兩個朋友合伙,注冊成立深圳市中正誠實實業有限公司,總結經驗教訓繼續創業。11月下旬景浩從深圳回到山東老家,正好家裡的鐵棍山藥開始挖掘,這一次,景浩開始張羅賣家鄉的鐵棍山藥。

  鑒於之前芒果銷售的成功經驗,他信心滿滿的要做老家特產鐵棍山藥的時候,本以為能和做芒果一樣,即便不能在短時間達到當初的成效,至少不會太差吧。然而,事非所願,當初的模式卻未能完全復制過來。做芒果銷售的時候六七十個代理到做山藥銷售的時候卻隻剩下五六個了,50天時間,一共賣了四千斤山藥,四分之三靠自己零售出去的,四分之一依托代理賣出去。

  山藥的銷售並不那麼樂觀,忙完了春節前的銷售,景浩去了一趟聊城、濟南,考察了下線批發零售市場,在諸多果蔬批發市場和各大超市轉悠了一番,同樣發現整個銷售並不如往年火爆,新的困難擺在面前……

  談到未來的發展方向和規劃,景浩說接下來會想著注冊商標,走品牌化運營之路。一是繼續面向終端銷售,第二個方向是做企業禮品,再一個是面向中藥制藥廠提供原材料……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