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傳媒
人民網>>傳媒>>正文

行進中國·精彩故事

守望春運站台

孟歆迪

2015年02月16日14:25  來源:中國吉林網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行進中國·精彩故事】守望春運站台

   俗話說:二十三,糖瓜粘。晴朗的天空,冷冽的空氣,熙熙攘攘攜帶著大包小裹的人群,火車站裡、站台上,處處彌漫著淡淡的年味兒。

   “6點多就起來了,今天是18點下班,但是凌晨1點半要接班,中間還有保休,所以這小年就在單位值班。”遮住雙耳的大棉帽子,一身深藍的工作服,已經工作了幾個小時的李子喻凍得微紅的臉上帶著爽朗、輕鬆的笑意。本想體驗一下車站值班員工作的記者隻站了一會就覺得雙腿酸痛,腳都凍麻了。“這麼些年家裡也習慣了。我兒子9歲,今早看我出門就問‘爸爸上班啊?’我說‘上班。’他就知道爸爸要第二天再回去。有時候回家順道給他帶個小玩具車啥的,他可樂呵了。”

   李子喻是長春站客運車間值班主任,主要負責普速場站台列車的接發和旅客乘降的組織工作,每天平均接發列車144列,時刻不離手的東西有:對講機、口笛、小喇叭。

   下午4點20分,對講機裡響起列車接近的通知,從哈爾濱發往青島北的K704次列車緩緩停靠。“請不要站在安全白線內”、“帶小孩的旅客請加強監護”、“三車廂請往這邊走”……李子喻用口笛和小喇叭引導著進站旅客安全乘降。K704次列車還沒有離站,從哈爾濱發往德州的K1548次列車就從另一側進站了,李子喻拿起對講機有序地調配人員,直到按部就班地將兩輛車的旅客平安送走,才稍微放鬆。“因為是露天作業,過往列車噪音大,一個站台將近600米,每名客運人員平均要負責125米的區域,對講機、口笛、小喇叭就是我工作中的‘三件寶’。”

   春運期間,在長春站每天上下車的旅客平均15萬人次,最高峰時有近30萬人次,因為列車密集,李子喻經常三四個小時回不去屋,有時好不容易有一個車空時間,其他人員回屋了,他還要監管各站台保潔人員線間拾撿垃圾作業防護以及出站口驗票情況。午餐時間隻有10分鐘,李子喻和他的同事必須學會“狼吞虎咽”,否則,就隻能在13點之后吃飯,萬一列車晚點,就不知道幾點能吃上午飯。

   “吃得消嗎?”李子喻興致勃勃地攏了攏帽子答道:“鍛煉出來了。現在業余時間還喜歡到員工活動室打乒乓球,每天玩上半小時,一天的疲勞都忘了,還能和同事們溝通溝通感情。”

   “大年三十啊?我4年沒回家過了。趕上三十值班的時候,春晚隻能瞅兩眼,不過,我們站裡有餃子。今年三十雖然能回家,但大年初一要上早班。”

   記者在寒風中跺著腳,腦海中呈現出這樣一組畫面:大年夜的喧囂剛剛歸於寂靜,整個世界都好像沉睡過去,李子喻和他的工友們卻清醒著在寂靜而濃黑的夜色裡迎接新的一年,在寒冷的站台上看著冬日的陽光緩緩蓄滿。8點半的時候交接工作,染著一身的疲憊和節慶的喜悅回家。

   “冷麼?”

   “不冷,習慣了。”

   黃昏的薄霧升起來,又一輛列車要進站了,李子喻和他的工友們又整齊地站在站台一米線處,那挺拔的身姿如一排行道樹,守望著歸人,讓人溫暖、安心。(記者 孟歆迪 通訊員 李淑娟)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我要留言

進入討論區 論壇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