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傳媒
人民網>>傳媒>>正文

行進中國 精彩故事

古巴眼科專家的“中國情”

2015年02月09日09:25  來源:中安在線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行進中國 精彩故事】古巴眼科專家的“中國情”

  丹尼爾是一個特別嚴謹的醫生,言語不多,但每一句話都很縝密。採訪在醫院門診室進行,初見面,出於職業習慣,他脫口而出的第一句話就是:“眼睛哪裡不好? ”

  2012年2月,作為中國和古巴政府眼科合作項目的一名醫生,眼科專家丹尼爾第一次來到中國,成為省第二人民醫院“中古眼科中心”的一名醫生。 “之前,曾在委內瑞拉進行過兩年的醫療援助,就是想趁年輕做一些有意義的事情。 ”作為古巴眼科視神經一級專家,丹尼爾來到安徽后,率先開設了安徽第一家眼科視神經亞專科門診,致力於復雜視神經疾病的診斷治療。

  “由於視神經解剖結構的復雜和疾病變化的多樣性,患者雖然眼睛表現出不適症狀,但卻常常是其他系統出現問題,與神經內科、內分泌科等有著密切聯系。若醫生沒有深厚的專業知識,往往會陷入‘頭痛醫頭’的誤區。 ”省二院眼科中心主任段報喜說。曾有一位來自淮南的年輕女患者,被多家大醫院診斷為視神經炎,卻久治不愈。丹尼爾接診后,懷疑患者為顱內高壓,只是症狀延及眼睛。 “按照他的建議,患者再求診於上海一家醫院的神經內科,經過腰穿等檢查,最終被確診為顱內高壓,接受對症治療后很快痊愈。 ”兼職翻譯的省二院眼科醫生王莎莎介紹說。

  一位26歲的年輕患者,視力下降多年,一直被單純診斷為雙眼視神經萎縮,丹尼爾通過遺傳學調查和DNA檢測手段確診為罕見的遺傳性視神經病變,並根據患者家族疾病遺傳模式,為其優生優育提供建議,避免致病遺傳基因的進一步傳遞。

  除了醫院的工作,丹尼爾還是一位志願者。在中國兩年多來,他參與了多場“三下鄉”、基層義診以及村醫培訓等活動,“醫院有了流動眼科手術車后,每年還會到偏遠鄉村,為貧困白內障患者免費手術”。

  問及在中國工作和生活的最大難處,丹尼爾笑言:“語言、氣候、飲食,都是我的困難。不過,我會積極地去適應。 ”如今,他的中文水平應對日常診治和生活已基本沒問題,還學會了做中國菜,“牛肉炒面、西紅柿炒雞蛋、炒土豆絲,都是我的拿手菜。 ”甚至,他還學會了唱很多中文歌,“《時間都去哪兒了》《我的歌聲裡》,我都會唱! ”

  3年服務期將滿,丹尼爾今年就要返回古巴。 “會想念中國,心裡面總有一塊地方是留給中國的。 ”在合肥3年,目睹了建筑、交通等各方面日新月異的變化,他坦言中國經濟的崛起帶給他很大震撼,“當然,還有中國人努力嚴謹的工作精神,都是我深刻的記憶。 ”(來源:中安在線-安徽日報)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我要留言

進入討論區 論壇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