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傳媒
人民網>>傳媒>>正文

行進中國·精彩故事

山裡娃輕鬆就業珠三角

王明浩 謝振華

2015年02月03日10:31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行進中國·精彩故事】山裡娃輕鬆就業珠三角

   一名老師在廣西柳州市融安縣職業技術學校車床實訓教室為學生輔導車床操作。譚凱興攝(新華社發)

   “頂崗實習期,每月工資2500元,有五險一金,吃飯有補貼,宿舍有空調,還能跟著師傅學技術,我和家裡都滿意。”遠在廣東東莞的康信,電話裡滿是興奮。康信是廣西河池市南丹縣人,初中畢業,進了市職業教育中心學校,就讀機械設備安裝與維修專業。原本擔心畢業找不到工作,誰知沒畢業就進了東莞德永佳公司上班。

   康信能圓工作夢,靠的是正在開展的“兩廣”對口幫扶職業教育協作。2014年11月5日,廣東、廣西兩省區扶貧辦簽署《廣東對口幫扶廣西職業教育協作框架協議》,利用廣東優質的職業教育資源和就業崗位,加大對廣西農村貧困家庭初中和高中畢業生的職業能力培養,提高就業率和就業質量。據介紹,“兩廣”對口幫扶職業教育協作的模式有廣東職業(技工)院校招生培養模式和“2+1”模式兩種。

   廣東職業(技工)院校招生培養模式,是由廣東省扶貧辦協調安排省內的優質職業(技工)院校,在2015—2020年間,每年招收廣西農村貧困家庭初中和高中畢業生1000名,畢業后根據學生意願優先安排在廣東就業。學習期間,屬廣西農村建檔立卡扶貧對象,以及經申請審批的扶貧開發整村推進貧困村中因災、因病、因學返貧的非在冊貧困生,除了享受教育普惠政策外,廣西按“雨露計劃”扶貧培訓資助政策給予每生每學年補助3000元,廣東按每生每學年給予資助3000元,連續資助一、二年級。目前,廣東已有10所職業(技工)院校參與協作。

   “2+1”模式,即廣西農村貧困家庭學生前兩年在廣西職業(技工)院校學習,后一年到廣東企業頂崗實習,學習掌握廣東企業先進的生產技術和管理經驗。2015年,廣西資助2000名廣西農村貧困家庭學生到廣東頂崗實習,以后逐年增加,計劃到2020年達到8000—10000人的規模。

   “兩廣對口幫扶,是國家東西扶貧協作的重要內容。廣東有先進的教育資源和就業優勢,而廣西有著豐富的人力資源。開展職業教育協作是兩廣資源的優勢互補,也是對‘雨露計劃’扶貧培訓的有益嘗試,能確保貧困學生有一技之長,穩定就業,脫貧致富,阻斷貧困的代際傳遞。”廣西扶貧辦主任吳宇雄說。

   2013年底,廣西有貧困人口634萬人,貧困發生率為14.9%。“開展‘兩廣’對口幫扶職業教育協作,讓廣西農村貧困家庭學生掌握一技之長,去廣東打工,再返鄉創業,讓家裡脫貧致富。這是貧困地區不少山裡娃的朴實夢想。廣東職校教學質量高,就業機會多,更容易幫他們圓夢。”河池市委副秘書長、市職業教育中心學校校長韋偉鬆認為,兩廣職業教育對口幫扶,抓得准、很務實,“是造血式扶貧”。

   同飲一江水,兩廣一家親。據廣西扶貧辦統計,1996年以來,廣東各級政府和社會各界共向廣西貧困地區無償捐助(含實物折款)13.78億元。目前,兩省區的扶貧協作包括職業教育協作、結對協作、扶貧開發示范村建設、經貿和勞務合作、干部培訓與交流、交通和旅游協作等。

   “‘兩廣’對口幫扶職業教育協作是惠及廣大貧困學子的一項重大政策,是廣東廣西扶貧協作新領域、新方向,必將進一步加強、加深協作關系。”吳宇雄說。(王明浩 謝振華)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我要留言

進入討論區 論壇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