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山網訊 (記者王宏 金磊 阿力甫 努爾波拉提 通訊員楊永華報道)昨天,我們採訪組一行來到了建市30年的邊境開放城市博樂,映入眼帘的是一座樓宇林立、商貿繁榮、環境優美、安寧祥和的現代化城市,與記者三年前看到的面貌相比,變化之大令人贊嘆。
博樂地處絲綢之路經濟帶要沖,第二座亞歐大陸橋的貫通,使博樂市成為我國向西開放的前沿。博州黨委2012年作出了大力實施城鎮化帶動工程,把博樂市打造成為“清新秀美、舒展大氣、水系環繞、宜業宜居”的現代文明城市的戰略部署。
如何實現上述目標,博州黨委常委、博樂市委書記劉強:“這個題目給了,怎麼打造,它的路徑那就是通過規劃引領,融資保障,當然還有最關鍵的是有一幫人,實干抓落實,一年快起步、三年翻一番、五年大變樣”。
思路已定,博樂市委政府迅速開展了城市規劃的修編,聘請了國內一流的城市規劃專家進行實地勘察調研。博樂市城市規劃局局長劉強:“通過修編明確了城市發展方向,重點梳理出來了水系打造、道路暢通,市政配套,園林綠化,街景提升,城市房建的‘六大工程’”。
接著,博樂市選賢任能,面向全國招募特殊人才。州市領導三顧茅廬將新疆資深園林專家沈俊剛引進到博樂市,擔任重大工程項目指揮部綠化組組長。沈俊剛帶著妻子和老母親,從條件優越的庫爾勒市來到博樂,面對落后的城市園林綠化現狀,沈俊剛帶領團隊開展富有創新的工作:“以大環境綠化為基礎,以城市道路綠化為網絡,以三條河的建設為骨架,以公園廣場街頭綠地為點綴,見縫插綠,拆牆透綠。積極引進新品種,能讓城市四季有青,春有花,夏有蔭,秋有果,冬有青。目前,綠地率達到34.2%,綠化覆蓋率達到39.8%,人均公共綠地是11個平米,這三項指標達到了國家園林城市的硬指標。”
同時,博樂市按照“水清、岸綠、景美”的要求,依托既有水體和水源,實施青得裡河、博爾塔拉河、開屏河的綜合治理。特別是徹底解決了青得裡河河道兩側環境臟亂差的問題,打造了一個老百姓舒適的生活環境。家在河邊的市民艾沙江·肉孜“以前青得裡河垃圾也多,也有臭味,現在那改造以后兩邊綠草,環境也好了。現在冬天了河裡有滑冰場,禮拜六禮拜天有人斷的滑冰玩,大家很高興。”
通過六大工程的實施,博樂城市面貌發生巨大變化。博州黨委常委、博樂市委書記劉強:“到今年已經實現了三河九橋,通水通行,六橫七縱整個功能和網絡全面完善,六園七場指的公園廣場全面開放,污水處理、集中供熱等設施全面竣工投入使用,這幾年整個城市的品質得到提升。連續三年整個城市的建設達到150億元,水面增加的將近3000畝,綠地也增加了3000畝,管網供熱要按長度計算增加了120多公裡,這幾年的打造以后,大家有一種自豪感,有一種為家鄉的變化發自內心的自豪,這種自豪感引發出來大家對博樂的發展建設更加關注,大家更加把博樂當做自己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