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傳媒

行進中國·精彩故事

路見不平 以“法”相助——楊先雲的助人維權之路

陳華

2014年12月18日14:05    來源:工人日報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行進中國·精彩故事】路見不平 以“法”相助

合肥火車站旁的一棟寫字樓內,楊先雲租了整整一層用於開公司。

但在他眼裡,保護員工的利益似乎比“當老板”更重要。“啥事都得講個法,尊重勞動者權益,是我創業的一個基本原則。”楊先雲說,他最看不得侵犯基層勞動者權益的事。

學會計出身的楊先雲在從事5年教育工作后,來到一家國企做人力資源管理工作。從那個時候起,他開始接觸一些勞動爭議案件,開始對勞動關系有了一定的認知。

看到、經歷的勞動爭議案多了,他的感觸日漸堆積。楊先雲開始在博客裡寫一些對勞動爭議案件的理解和看法,結合做人力資源管理工作的實踐經驗,他發表了諸多關於如何保障勞動者權益、出現勞動爭議后如何舉証等問題的看法。

博客很快受到網民們的歡迎。一些人看后開始與他交流,對每一個提問,楊先雲總是盡最大努力解答,並為他們處理勞動糾紛支招。

“很多勞動爭議案件,由於涉及金額不大,律師往往不願意接,這讓一些基層勞動者維權無門。”楊先雲開始無償幫助他們維權,收集材料、幫著寫勞動仲裁申訴書、教他們如何舉証,直至幫他們出庭。

一位商場營業員向楊先雲求助,自己雙休日經常加班,可從來沒領到加班工資。在幫這名營業員搜集整理材料的過程中,楊先雲發現,企業存在未給員工交納社保等侵權行為。在掌握了充足証據后,楊先雲決定以一般公民代理人的身份,幫他進行勞動仲裁。最終,勞動部門支持了楊先雲的兩項訴求。

這次成功,極大鼓舞了楊先雲的信心。

此后,他開始頻繁地接觸勞動爭議案件。“每年通過各種方式幫助勞動者的案件不下四五十次,其中有一半是代理出庭。”

讓楊先雲倍感自豪的是,自己參與的案件95%以上主張都能得到支持。“國家的法治環境越來越好,法院、勞動和工會各部門都很支持勞動者的權益主張。我遇到過很多案例,隻要能上庭,最后基本都能勝訴。但我認為,好多案子不應該在庭上解決,而應該在公司內部進行調解。”

2010年3月,楊先雲決定“下海”,創立安徽遠創人力資源管理有限公司。

“在人力資源管理行業,‘黑中介’泛濫,直接‘買賣員工’利潤豐厚。”創業初期,資金人脈缺乏,楊先雲也曾動搖過,但他最后還是堅持了自己的原則。“昧良心的錢不能賺,否則遲早會被淘汰。”

在業內,楊先雲有一個“狠”做法:人未到崗,社保先行。“不管跟哪家公司合作,我首先要求對方為員工交社保。什麼時候社保到位,什麼時候員工過去簽合同上班。”

楊先雲創業后的第一筆“大單子”是和省城一家大型商場合作。即便是這樣一個“大客戶”,楊先雲也差點因為對方沒履行“社保先行”的規則而與對方“談崩”。

“無論是之前當一名普通員工,還是現在‘下海’創業,我始終認為,我要做一個尊重和維護勞動者合法權益的人。”楊先雲說。

分享到: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